绿色农家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525|回复: 0

《巨婴国》被禁,它究竟讲了什么?如何评价这本书?共生其实本质上排除个体意识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3-1-9 10:44:4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《巨婴国》被禁,它究竟讲了什么?如何评价这本书?

《巨婴国》这本书一直备受争议。

2016 年 12 月,《巨婴国》上市伊始,就被媒体人罗振宇、作家张德芬等知名人士极力推荐。当时知名度很高的视频节目《罗辑思维》,专门用一整期节目,来介绍这本书。

而与此同时,由于《巨婴国》的主要观点,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中的孝道文化,让不少人读后,并不“舒服”,因此它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猛烈抨击。

当然,很多人知道《巨婴国》,也许是因为它被禁。2017 年 2 月 17 日,这本书刚刚卖了 3 个月,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(其出版公司)向相关经销单位发出了《下架通知函》,称“《巨婴国》一书因质量不合格,现通知下架召回”。

明眼人肯定明白,“质量原因”只是一个幌子。《巨婴国》下架后没多久,就有细心的读者发现,《罗辑思维》专门介绍这本书的第 198 期节目不见了,且全网无法搜到。这当然是“质量原因”所无法解释的。

那么,《巨婴国》究竟讲了什么?
1.大多数成年人 心理上是婴儿

其实,《巨婴国》全书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观点,那就是:我们 90% 的爱与痛,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——大多数成年人,心理上是婴儿。

提出这一观点的,就是本书作者武志红。武志红是现今较为知名的心理学家,在网络上有一定影响力,而且他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,算得上是科班出身。

据武志红自己说,写《巨婴国》这本书,前后思索了 21 年,写了 5 年,他早在读大二时,心里就埋藏了一个很强的意愿,那就是,搞明白中国人的人性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具体来说,武志红想弄明白,中国人从家庭到社会,诸多方面都离不开传统孝道,而在孝道文化之下,却存在着太多个人悲剧和家庭悲剧,比如家庭束缚之下,孩子因抑郁而自杀,比如恶劣的婆媳关系,导致媳妇必须承受一辈子的委屈等等,武志红觉得,种种现象背后,应该有一个根本原因,多年后,他找到了这个原因,那就是,中国太多数成年人,心理上是婴儿,武志红将这种人称为“巨婴”,他认为,如果这样的人过多,这个国家就是一个“巨婴国”。

关于“巨婴”这一概念是怎么来的,作者在书中说,有一次他看冯小刚的电影《一九四二》,其中有一个情节:一位军需官去妓院嫖娼,嫖娼的对象是一名 17 岁的年轻姑娘,不过,这位军需官并没有直接和姑娘颠鸾倒凤,而是让姑娘先给他打洗脚水洗脚,然后为他擦身子,等他自己被伺候舒服了,才开始和姑娘缠绵。

看到这个情节,武志红很奇怪,因为在他看过的西方电影里,比如斯坦利·库布里克的电影《大开眼界》中,西方男女搞那事,就纯粹是性交易,抛开道德与否,西方男女“上床”,属于成年人的行为模式,而反观中国电影《一九四二》,军需官让姑娘伺候他的这些行为,就像是一个手脚还不灵便的婴儿,他在让周围人对他进行无微不至的呵护。

作者武志红由此进行联想和延伸,发现中国的很多成年人,日常行为中还带着婴孩般的行为特征,而这些日常行为,往往带来负面结果。

比如流行一时的“妈宝男”,就是说男人 30 多岁,甚至找了老婆,但还是要和妈妈睡在一起,一切都听妈妈的,完全没有主见。

再比如,作者认为,那些老人“讹诈”扶助者的事件,根本上,是由于老人心态上是婴儿,你看婴儿床里的小 baby,TA 会觉得世界是按照自己意愿运行的,所以 TA 想喝奶时必须有奶,想抱抱时就得有人抱抱,而一旦外界没有马上满足 TA 的想法,TA 就会生气和哭闹。这根本上是因为,婴儿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,TA 无法接受世界不被自己掌控的无助感。所以,摔倒的老人把责任推给身边人,潜意识里就是要证明,自己是无所不能的,世界还是掌控在自己手中,摔倒是由于外界的邪恶元素,与自己控制世界的能力无关,毕竟,自己是全能的。

作者武志红提出的“巨婴”概念,主要说的就是成人的这种婴孩般的心理结构,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。

这里多说一点,这种根据婴儿时期心特点来分析行为的思考方式,其实早在弗洛伊德时期,已经很流行了,这种思考方式,在心理学上,归属于精神分析流派。

这里需要了解的是,精神分析流派,并非心理学中的科学,也就是说,其中许多观点和结论,虽然有大量临床案例支持,但仍然不具有“2+2=4”的严谨性。就比如精神分析流派中的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,婴儿在 0-6 个月的口欲期结束后,会进入肛欲期,这时婴儿的主要快感集中于肛门,他们具有涂抹大便的冲动,而这之后,人类成长过程中对于绘画的冲动,就由此而来。

所以说,有些精神分析的言论,更像是假想,不能太当真,那么同样,回到《巨婴国》这本书,它也遵循着精神分析流派的思维,所以读这本书,理智的选择是:从中得到启发,而不是完全相信它。

在《巨婴国》一书中,作者列举了大量案列,说明“巨婴”现象十分严重,并通过“巨婴”现象,重新看待集体主义与中国孝道文化,还针对一些案列,提出了解决方案。

如果细读《巨婴国》,你会发现,虽然书中案例颇多,但并非随意堆砌。可以看出,作者武志红并不满足于用表面的“巨婴”现象,来解释案例中的问题,他希望沿着“巨婴”再往下深挖一些。
2.「巨婴」心理的两大特征:共生与全能自恋

从表面的“巨婴”概念深入下去,武志红概括了“巨婴”心理的两大特征:共生与全能自恋。

①共生

先说共生。婴儿在 0-6 个月,和妈妈属于共生关系,这被称为母婴共同体。这时候的婴儿,会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,是一个人,TA 会把母亲的乳房当作自己的,把母亲的一切当作是自己的。所以,这时的婴儿不会关心妈妈,也不会感受妈妈是高兴还是悲伤,因为 TA 不觉得母亲是自己身体之外的一个人。

武志红认为,现今这种共生现象,远不止于母婴,在成人世界,母子共生、父子共生、夫妻共生等等,已经成为中国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。

之前说到的“妈宝男”,就属于母子共生,另外,为什么许多婆婆不喜欢儿子娶的媳妇,那是因为,婆婆在“巨婴”心理的作用下,会觉得儿子是自己的,当儿子娶了媳妇,对她来说,就是媳妇抢走了自己的儿子。而且,婆婆欺负了媳妇,并让儿子处于困扰中时,婆婆也不会体谅儿子的感受,因为她从没有把儿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她不会像尊重一个独立个体一样去尊重儿子,她心里会想,既然儿子是我的,那我说什么,他就得听什么,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?

这种“共生”特征,往往不会只体现在家中个别人身上,它往往是一个集体现象。如果一个家庭中,多数人都具有“共生”的特生,那么父母会理所当然地把儿女视为自己的一部分,儿女对他们来说,是可控的,同时,儿女们也不可以违背父母的意愿,一旦违背并发生了冲突,不论事实谁对谁错,那必然是儿女不孝,而父母永远是权威的代表。

这里,孝道出现了,在武志红看来,我们的孝道文化,是用来维系这种“巨婴”状态的,根据作者的研究,“孝”的本质是“顺”,孝道文化无形中要求儿女对父母的顺从。如果你看过《礼记》、《孟子》等传统儒家经典,你就会发现,孝道文化下,父母胜过真理。当然,作者并没有全盘否定孝道文化,作者的意思是,我们的孝道文化中,包含一定程度的“愚孝”。

这样的文化,支持着父母掌控孩子的逻辑,维持着父子、母子的共生关系。

那么,如果我们将视野从家庭扩展到社会,在一些特殊年代,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极为繁荣,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很大程度上,就是共生。按照那些年代的要求,你做的任何行为,都要先考虑集体利益,你的任何思想,都要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,因为,你自己和其他人是一体的,你不是独立的个体,所以也就不存在独立思考的前提。

关于此,书中多次引用作家王小波说的一个故事:洪水来了,一名青年为抢救集体的一根电线杆,被淹死了,事后大家展开大辩论,争论这名青年值不值得这样做,最后上头说,别说是电线杆,就是集体的一根稻草,都值得这样去抢救……其中意味,不多说了。

成人状态里的共生,意味着一个人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与自我,TA 必然受到长辈或群体意志的支配,或者,成为面目狰狞的支配者。

②全能自恋

再说说全能自恋。武志红将“巨婴”心理的全能自恋特征概括为:我一动念头,世界就得立即按照我的意愿运行;如果世界不按照我的想法来,我就会愤怒,甚至大哭大闹。

与之类似,心理学家克莱因更具象地表达了这一特征:婴儿会感觉,妈妈是 TA 创造的,妈妈的乳房也是 TA 创造的,TA 可以自由地使用妈妈,也可以无情地毁灭她。

基于这一心理特征,许多人潜意识中,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,任何事情如果不能达到预期,TA 就会感到生气,并认为那是别人的过错,绝不会是自己的问题,毕竟,自己是全能的嘛。

武志红说,自己曾经认识一个高中女生,这个女生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,会想死。她就算考第一也是如此,唯独有一次例外,那是因为她门门课都考了年级第一。武志红问这位女生:你好像觉得自己应该是完美的?不料女生反问说:难道我不是完美的吗?

其实,很多人内心深处都含有这种全能自恋倾向,这种全能自恋不同于自负,它不仅觉得自身完美,更关键的是,它不接受不完美,一旦面临不完美,就会觉得那是由于其他人的恶意造成的。全能自恋发展到一定程度,就会产生所谓被迫害妄想症,这样的人会觉得,自己应该极其伟大,如果说现实中他没那么伟大,那只能是因为,有一个强大而邪恶的幕后敌人,处处陷害并遏制他的行为。

在武志红看来,全能自恋的特征,在国人中发展为了两个极端:一种人成为保留全能自恋的巨婴,另一种人严重压抑了自己全能自恋的心理。

于是,在中国家庭中,我们常常看到一种循环,那就是,一个人,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,一直对父母言听计从,完全压抑自己内心那种“谁也管不了我”的全能心态,可是,等到 TA 为人父母,TA 就会完全释放曾经的压抑,在孩子面前表现出“你什么都得听我的”,展现出自身无所不能的状态。进而,TA 的孩子接着进入了这个循环。

在这里,孝道文化中的一些内容,将这种循环合理化,它告诉家庭,父母是权威,父母想做什么,儿女都得顺着来。

将全能自恋特征延伸到社会,作者武志红认为,之所以中国历史上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忠臣,总斗不过太监,那是因为太监甘愿做皇帝指令的绝对执行者,由于大多数君王是“巨婴”,所以他们最需要的,永远是能够任由他们摆布的阉人——只有太监那种无限制地讨好与顺从,才能让皇帝感受到自己的无所不能。

其他人的顺从,最让“巨婴”开心,也最能让“巨婴”体会到自己的全能;那些说真话的大臣,只会让“巨婴”觉得我的想法受到了拦阻,无法为所欲为,那么“巨婴”当然会愤怒,当然不会听那些谏言的大臣,甚至还要杀之。
3.如何避免成为「巨婴」

要知道,人的心理结构深邃而复杂,因此,对于心理结构病理的改善,很难有标准化的方案。

关于如何避免成为“巨婴”,作者武志红并没有太过具体的解决方案,不过,他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指导方向。

“巨婴”心理很多是在婴孩时期逐步形成的,武志红告诉我们,许多客体心理学家都讲到一点:对幼童来说,家长应该及时对孩子进行回应,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。

婴儿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通过外界的回应,慢慢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分异,慢慢知道妈妈以及周围一切,与自己不是一体的。只有真正懂得自己是独立的个体(包括内心潜意识的懂得),才能尊重自己以外的人和世界,才能摆脱全能自恋以及共生的心理状态。

对此,作者武志红引用了一位女性网友的故事:

    儿子和外婆玩,我就去洗脸。他疯得很高兴,突然跑来说:妈妈,妈妈。我对他说:嗯,妈妈在洗脸。我突然意识到他是想告诉我他很高兴。我说:你是不是很高兴啊?他“嗯”了一下,就自己跑开了。

婴儿最初都具有全能自恋的心态,他们觉得,我饿了,就得有奶到嘴边,我困了,就得舒舒服服地被安置到床上,但是,他们与世界接触的方式,其实还有很多,比如笑一下,或者摸摸妈妈的脸颊,这时候,外界的回应就变得及其重要。当婴儿在表达了某种模糊的心境之后,如果总能得到妈妈或外界的回应,那么 TA 将渐渐明白,TA 与外界,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,而是一个平等互动的关系。

假如,婴儿除了吃穿,很少得到回应,那么他的潜意识就会慢慢觉得,我与妈妈是一体的,世界本该是围绕我运转的(吃穿的满足印证了这一点),但是肯定有某种势力邪恶地影响着我(得不到其他回应印证了这一点),我很恼火。

这样,婴儿长大后很可能成为“巨婴”,TA 将会通过共生和全能自恋的心理,试图控制一切,以此狠狠发泄婴孩时期积郁的恼火,如若不能实现,那 TA 就会极力遏制自己的共生和全能自恋心理,直到有一天 TA 成为长辈或手握权力,进而发泄那积郁已久的恼火。

因此,如果为人父母,如果有孩子,还是多与孩子互动,多回应 TA 吧。

另外,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有“巨婴”倾向怎么办呢?作者武志红的答案是,尽可能做真实的、独立的自己,而不是做传统孝道文化下的“好人”。

这里需要先说明,作者看来,所谓孝道文化下的“好人”,或者说“中国式好人”,是指那种对身边人笑颜相待,甚至讨好周围一切人,对父母百依百顺,但却很少按照自己真实想法行动的人。

这种人在外人看来可能就是模范,因为 TA 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,但实际上,TA 的迎合和顺从,一方面可能助长了周围人的“巨婴”心态,更重要的是,被 TA 自己压抑在心底的正当欲望,很可能在日后爆发,那时,TA 可能面对晚辈,可能面对下级,TA 会随意命令和摆布他人。

武志红认为,成年人若要成为真实且独立的自己,需要时常提醒自己这两句:

    第一,我觉得我是好的,所以无需证明,我对你好,但不期待你如何回应我,也不控制你;

    第二,我接受我有坏的部分,甚至喜欢这份坏,所以我不装自己有多好,所以你也不必装。

对此,我认为核心是三点,一是自信,二是自己不装,三是不控制别人。
4.如何看待《巨婴国》

对我而言,《巨婴国》这本书更多的是启发。我们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,确实有长者为尊的内涵,这当然没有错。

但是,《巨婴国》提示我们,孝,不该意味着无条件顺从,假如父母的要求或控制欲过了度,我们就该停下来想一想,是否还要顺从;如果自己为人父母,也可以用“巨婴”的概念衡量一下自己,需要明白的是,为人父母,也不意味着可以滥用长辈的威严;如果在社会上,在某种等级秩序之下,我们需要警醒,一些权力的运用,是否只是“巨婴”心态的发泄。

可以说,《巨婴国》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质疑,为我们曾经可能深信不疑的部分伦理,提供了重新反思的可能。它带来的,更多是一种视角,一种思维逻辑。在这个意义上,《巨婴国》当然是有价值的。

不过“巨婴”的说法,从根本上说,就如同精神分析流派中的许多概念一般,无法用科学的理论加以证实,而且,由于“巨婴”概念有些模棱两可,因此书中不少支撑观点的事例,都有被牵强套用之嫌。如果用严谨的学术眼光看待《巨婴国》,它当然是不够格的。

总而言之,《巨婴国》达不到一般意义上社科类书籍的层次,但它可以算作是某种个性化观点,对传统孝道文化壁垒的一次突击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绿色农家 休闲 垂钓 烧烤 农家乐

GMT+8, 2024-12-23 10:39 , Processed in 0.034158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